琴按:原书章内无小标题,为方便阅读,本电子版添加章内标题。电子版内容由手工录入,虽经多次校勘,错误仍在所难免,敬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留意,并使用“读者留言”功能不吝指正。
明宁王权列乐府十五体,有“丹丘”、“宗匠”、“黄冠”、“承安”、“盛元”、“江东”、“西江”、“东吴”、“淮南”、“玉堂”、“草堂”、“楚江”、“香奁”、“骚人”、“俳优”之目。又列元代作家一百八十七人,多加题品(详《太和正音谱》);可想见一代人才之盛。大抵诗人墨客多致力于小令,杂剧家则兼长套数,亦由其体格各有所近故也。
除上述二大派之外,小令作家,有刘秉忠、元好问、王鼎(字和卿,大都人)、盍西村、胡祗遹(字少凯,号紫山,武安人)、姚燧(字端甫,号牧庵,柳城人)、周文质(字仲彬,其先建德人,后居杭州)、赵善庆(字文贤,饶州乐平人)、高克礼(字敬德,一字敬臣,河间人)、钟嗣成(字继先,号丑斋,大梁人)、刘庭信(俗呼黑刘五)、周德清(号挺斋,高安人)、邓玉宾、查德卿、吴西逸、孙周卿(古邠人)、王元鼎、阿鲁威(字叔重,号东泉,蒙古人)、赵显宏(号学村)、景元启、赵祐(字天锡,汴梁人)诸人,作品皆散见各选本;而钟嗣成著《录鬼簿》,详纪一代曲家,足为研究元曲者之重要资料;周德清著《中原音韵》,分韵为十九部,派入声入平、上、去三声,足为后来倚曲填词者之准则;此又于元代曲学,最为有功者也。
杨氏二选所收散套,多至六七十家。其人或擅长杂剧,或兼工小令,如关、马、郑、白四大家,及乔吉、贯云石、李致远、周文质、张可久、钟嗣成、周德清、庾天锡之流,其尤著者也。馀若朱庭玉、曾瑞(字瑞卿,自号褐夫,大兴人)、睢景臣(字景贤,维扬人)三人,多传散套。嗣成《录鬼簿》于曾、睢二氏,纪载尤详;合当补述。
瑞卿自北来南,喜江浙人才之多,羡钱塘景物之盛,因而家焉(《录鬼簿》)。所为套数,见《太平乐府》者至十二套,冠于各家。景臣自维扬至杭州,酣嗜音律,以《汉祖还乡》一套负重名,亦滑稽,亦本色,洵杰作也。移录如下:
[哨遍]社长排门告示:但有的差使无推故,这差使不寻俗。一壁厢纳草也根,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。又言是车驾,都说是銮舆,今日还乡故。王乡老执定瓦台盘,赵忙郎抱着酒葫芦。新刷来的头巾,恰繦来的绸衫,畅好是妆么大户。[耍孩儿]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,胡踢蹬吹笛擂鼓。见一颩人马到庄门,匹头里几面旗舒。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,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,一面旗鸡学舞,一面旗狗生双翅,一面旗蛇缠葫芦。[五煞]红漆了叉银铮了斧,甜瓜苦瓜黄金镀。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,白雪雪鹅毛上扇铺。这几个乔人物,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,穿着些大作怪衣服。[四]辕条上都是马,套顶上不见驴,黄罗伞柄天生曲。车前八个天曹判,车后若干递送夫。更几个多娇女,一般穿着,一样妆梳。[三]那大汉下的车,众人施礼数。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。众乡老屈脚舒腰拜,那大汉挪身着手扶。猛可里抬头觑,觑多时,认得熟,气破我胸脯。[二]你须身姓刘,你妻须姓吕,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。你本身做亭长,躭几盏酒。你丈人教村学,读几卷书。曾在俺庄东住,也曾与我喂牛切草,拽埧扶锄。[一]春采了桑,冬借了俺粟,零支了米麦无重数。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,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。有甚胡突处?明标着册历,见放着文书。[尾]少我的钱,差发内旋拨还;欠我的粟,税粮中私准除。只道刘三,谁肯把你揪捽住?白甚么改了姓,更了名,唤做汉高祖?
元人散曲,略具于上述诸家。以其曲本“北鄙”之音,故当行之作,多用俚言俗语;而描摹物态口吻,渐近自然,视宋词又为一大进步。王世贞云:“自金元而后,半皆凉州豪嘈之习,词不能按,乃为新声以媚之。”(《雨村曲话》引)后虽豪丽两派分流,而同擅一代之胜;此亦与异民族结合之特产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