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榆生先生纪念专辑

父亲的竹韵情怀

龙雅宜

(点击图片查看大图)
龙榆生先生的画稿

  我出身在一个上无片瓦、下无寸土、兄弟姊妹众多的知识分子家庭;随着父亲工作的变动,家里的住房也时有变迁,每当住所旁边有小小一块土地时,父亲总要栽上三两蔸竹子。一两个生长季过后,竹蔸就长成了四季葱郁的一景,为简陋的小院增添了青翠素雅又富有生气的自然美。与之相伴,舒畅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。

  闲暇时,父亲也会在书案上铺展宣纸,研好徽墨(有时也会把我当作“小书童”,令我研墨,我犹如接到光荣任务一般,欣然从命),手握羊毫(或狼毫),带着严肃而又坚韧的神情开始画他喜爱的竹子。端详父亲画竹的与落笔的顺序,也在我童年记忆中留下了印迹:先画挺拔的竹茎,横勾竹节;再用笔尖添加叶,每一竹节、每片竹叶一笔落成;下笔前审视好落笔点,下笔有力,快而果断;画面上,除竹子外,常配有一两块瘦山石,还得盖上朱红的印章,一幅水墨竹子画跃然纸上,仿佛胸中早就有个底子。随后,将画悬挂在书柜前,带着满意的心情静静思索着、欣赏着……整个过程专心致志,仿佛自己也变成了竹子。

  儿时的我也由此朦胧地对竹子产生了一丝敬仰与神秘的感觉。认为这也许就是“胸有成竹”这一成语的由来吧!后来查阅《成语辨析》一书,才知道“胸有成竹”一语出自代大文学家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(注: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)谷偃竹记》: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。大意是说,画竹子要在心中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现在回想起来,当年父亲画竹的神情,确实如此。这一著名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,有打算。由此,我才肤浅地理解到一些当年父亲喜爱种竹、赏竹的情趣。遗憾的是由于社会政治动荡和家庭的种种变迁,父亲的画作我竟未能得以保存。

  ……

  

  (节选自《中国花卉盆景》2009年4月刊,原文题为《竹韵情怀》)

听琴斋主人制作(更新于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三日)
龙榆生先生纪念网站:longyusheng.org粤ICP备15040392号